节点文献
克服多重耐药的新一代TRK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及其抗肿瘤活性
【机构】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摘要】 第一代TRK抑制剂拉罗替尼的上市是泛组织化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临床已经发现了多种TRK耐药性突变。第二代抑制剂LOXO-195和洛普替尼则存在成药性不理想、对耐药突变体活性不高或者靶点过于杂泛、安全性风险高等不足[1,2]。因此,设计合成可以克服多重耐药的新一代TRK抑制剂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作者自主发展的抗性预测方法—计算突变扫描(CMS)方法[3]及其在线服务器AIMMS(Auto In Silico Macromolecular Mutation Scanning)[4],我们系统研究了不同结构类型的TRK抑制剂与各种耐药性TRK突变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揭示了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碎片虚拟筛选的分子设计策略,通过"耐药性机制-碎片设计-有机合成-TRK及突变体活性测试-选择性调控-成药性优化"的研究循环,成功发现了可以有效克服多重耐药(对TRK的5种突变体的IC50为0.44-1.4 nM,优于洛普替尼,显著优于LOXO-195和拉罗替尼)、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26-92%,代谢稳定性更优)、抑瘤效果优异(50 mg/kg/bid给药7天,抑瘤率大于180%,4/6动物肿瘤完全消退,明显优于洛普替尼)、安全性理想(大鼠MTD大于120 mg/kg,显著优于洛普替尼)的新一代TRK靶向抗肿瘤候选化合物。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505200)的资助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第一卷)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9-11-18
- 【会议地点】中国广东广州
- 【分类号】R91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