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四苯乙烯基席夫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力致发光变色性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郑涵文吴敏李家彬梁琼芳金林培郑向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摘要】 四苯乙烯基衍生物作为有机配体,因其有可转动的苯基和较大的位阻,形成的配合物在外刺激条件下分子构型和分子堆积容易产生变化,其配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刺激响应材料[1]。由3-(2-苯并噻唑基)-2-羟基苯甲醛、4-(1,2,2-三苯乙烯基)苯胺和醋酸锌采用一锅法合成了锌(Ⅱ)的四苯乙烯基席夫碱配位化合物(ZnL2,HL:(E)-2-(2-苯并噻唑基)-6-(((4-(1,2,2-三苯乙烯基)苯基)亚氨基)甲基)苯酚)。单核的Zn(Ⅱ)配合物通过C-H…π(2.886?)、C-H…S(3.193?)和π-π堆积(3.331?)等弱作用力自组装形成超分子化合物。ZnL2晶体的最佳发射在588 nm处,研磨后先蓝移至575 nm,继续研磨红移至608 nm(图1),ZnL2具有力致发光变色(MCL)性质。研磨前后分子构象及分子间弱作用力的改变可能是该化合物发光产生变化的原因[2]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671022)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
  •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9-08-18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O641.4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