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几种铱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郑佑轩周亮左景林张洪杰

【机构】 南京大学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经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的很多大型企业如京东方、天马、和辉光电等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面板的生产。但是目前国内OLED的光电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并且能够商业化应用的材料还很少,因此有必要进行此类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在OLED核心的发光材料中,铱配合物具有高的发光效率,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以及发光颜色易调节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电致磷光材料。目前OLED中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远高于电子传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因此会造成电子和空穴会在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的界面复合,影响了器件的效率,增加了效率滚降。因此,我们设计合成的铱配合物除了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可以增加器件中电子-空穴的复合区域。如把氮杂环和膦氧、噁二唑、三氮唑等电子传输基团引入到铱配合物中,制备的蓝光器件最大电流效率(ηc,max)可以达到60 cd/A,外量子效率(EQEmax)为28%左右;绿光器件ηc,max在110 cd/A以上,EQEmax达到30%以上;红光器件的ηc,max在60 cd/A左右,EQEmax达到20%以上,并且多数器件显示了比较小的效率滚降[1-12]。另外,进行产业化的应用还要考虑材料的合成产率和升华提纯的成本,需要配合物有更好的稳定性。例如把S引入配合物中,由于S的强变形性,和重金属的结合更加的牢固。合成的系列配合物不仅发光效率更高,而且有很高的真空升华率[13]。

  • 【会议录名称】 201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8-04-19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TN383.1;TB34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