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月壤热分解过程气态氧化物的热力学行为计算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琛魏奎先李阳马文会赵斯哲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XX军民融合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摘要】 月球资源就位利用是建立月球基地的必要技术[1-2],其中使用热分解法制备金属与氧气相比于其他工艺而言具有低载荷、短流程、无需辅助物质等优势[3]。在热分解月壤的过程中,氧化物分解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蒸发以及变价金属氧化物的不完全分解等副反应,这降低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以及金属和氧气的产率。为了探究各氧化物在气相中的热力学行为,针对嫦娥-3号着陆器测得月壤化学组成[4],在0-5000℃、10-9-105 Pa的温度压力范围内使用热力学手段计算了月壤热分解过程气相的平衡组成。结果如图1:随着压强的降低,月壤的分解温度也降低,各金属氧化物出现的峰位都向低温区移动,并且不同的氧化物峰值含量表现出三类变化特征:1)大部分氧化物如FeO、CaO、MgO、AlO、Al2O、SiO2在气相中的峰值含量随着压强的降低而降低,这说明低压环境可以有效降低此类氧化物在气相中的含量;2) SiO在气相中的峰值含量几乎不随压强变化;3) TiO、TiO2在气相中的峰值含量随着压强的降低反而缓慢升高。由此可知,低压环境可以有效强化Fe、Al、Mg、Ca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而Si、Ti金属氧化物的热分解则仅能通过提高温度实现。

  • 【会议录名称】 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二)—专题六十四:行星物理学、专题六十五: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六十六: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 【会议名称】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20-10-18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P184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