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从现象学到人学——重温当代人学思潮的初心和使命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沈亚生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摘要】 当代中国人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有着我们国内文化和理论进展的内在因素在起作用,另一方面也有着苏联和20世纪西方人道主义文化和人学思潮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德国哲学家舍勒提出的哲学人学,海德格尔、萨特提出的存在论、解释学,胡塞尔晚年提出的相互体性、交往主体性和生活世界理论,它们作为当代人学理论的最初形式,都是20世纪初德国哲学现象学运动的产物。而现象学运动所载负的文化使命就是从对主体、对人本身的沉思和批判出发,通过人心和人性的重建,去找到克服科学危机、哲学危机和全人类的生存危机的思想力量。回顾人学思潮的理论发端和初心使命,我们会更加明确,当前我国人学理论工作的主旨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努力重建我们的"相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重建一种革新了的人性、人格和人的价值。

【关键词】 人学现象学存在论人性人格生涤世界
  • 【会议录名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
  • 【会议名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研讨会暨第21届中国人学年会
  • 【会议时间】2019-09-21
  • 【会议地点】中国河北秦皇岛
  • 【分类号】B038
  • 【主办单位】中国人学学会、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