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Cr-TiO2/P3H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光伏特性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燕王向谦王建陈建彪王成伟

【机构】 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摘要】 无机半导体-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可设计性强、制备工艺简单、可大面积成膜和柔性加工等优点,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二氧化钛(TiO2)是该类电池最常采用的宽带隙无机半导体材料,但仍需拓宽其可见光谱响应范围与响应能力,进而提高光伏器件的光吸收效率。本文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了Cr3+掺杂TiO2 (Cr-TiO2)纳米薄膜。利用SEM、XRD、XP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深入研究了样品的形貌结构、物相、组成以及光学特性。研究发现Cr3+掺杂量对薄膜的晶相结构及光吸收特性均有较大影响;基于系列不同掺杂量的Cr-TiO2纳米薄膜,组装并研究了FTO/Cr-TiO2/P3HT/Cu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特性。结果表明,Cr3+掺杂不仅有利于增加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填充因子,而且能够通过掺杂量对电池的开路电压进行大范围调控(0.42至0.99 V),使电池效率(0.65%)较未掺杂时(0.07%)提高近9倍。这归因于Cr3+掺杂不仅能够扩展TiO2的光吸收范围,而且能够提升TiO2的费米能级。其次,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聚乙二醇2000 (PEG2000),成功制备了多孔结构的Cr-TiO2纳米薄膜,并实现了PEG 2000含量对Cr-TiO2薄膜多孔结构及其光透射特性的有效调制;对基于该多孔Cr-TiO2纳米薄膜组装的FTO/Cr-TiO2/P3HT/Cu异质结光伏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PEG 2000含量的增加,Cr-TiO2薄膜微孔孔径及分布密度的增大,该结构使得FTO/Cr-TiO2/P3HT/Cu异质结光伏器件的短路电流密度从2.03提高到了3.09 mA cm-2,其光电转换效率也从0.68%增加到了0.86%。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Nos.11264034,10974155);甘肃省自然基金(No.1208RJZA197)
  • 【会议录名称】 TFC’1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TFC’1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3-10-13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TM914.4
  • 【主办单位】中国真空学会薄膜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