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效果评估的价值
【作者】 郭一俊; 汤海; 丁满棠; 杨鲲; 肖军; 开凯; 沈俞; 苗帅; 周任远;
【机构】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IPP)对预测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术后临床效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3.1-2018.1在我院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接受前列腺剜除术的301例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6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经腹部超声通过中线矢状面测量的膀胱内前列腺突出程度(IPP)。按IPP长度=<10mm(IPP非显著组)、>10mm(IPP显著组)分为2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IPP和IPSS、QOL、前列腺体积(T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残余尿(RV)、急性尿潴留、合并症(膀胱结石、尿路感染)、Qmax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两组资料在年龄、IPSS、QOL、PSA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IPP显著组前列腺体积(85.4+44.4)ml,大于非显著组(42.8+23.0)ml,IPP显著组Qmax(6.2+2.1)ml/s,低于非显著组(6.8+2.4)ml/s,IPP显著组PVR(61.8+26.3)ml,高于非显著组(54.5+23.7)ml,IPP显著组尿潴留的发生率60(170)例,高于非显著组25(131)例,IPP显著组合并症(膀胱结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69(170)例,高于非显著组29(1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二组资料中,IPP显著组在IPSS(7.0+1.7)分,低于非显著组(7.5+2.1)分,IPP显著组QOL(2.1+0.8)分,低于非显著组(2.5+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Qmax和PVR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P在评估BPH患者严重程度和疾病进展情况时,具有价值。同时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时机和预测手术效果的一个指标。
- 【会议录名称】 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
- 【会议时间】2019-09-06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R699.8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