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miR-32/MTA3介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纤维化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
【摘要】 目的:肝纤维化是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纤维化的特征在于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异常产生,积累和沉积。有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肝纤维化发生的起始和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尽管最近已经确定microRNA为EMT的关键调节因子,但是目前对microRNA与高血糖诱导肝纤维化过程中发生EMT关系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探究EMT与糖尿病诱发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并阐明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通过高脂饮食(2ml/d,2周)和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mg/kg/d,3天)建立大鼠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分析检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胶原蛋白测定试剂盒检测胶原蛋白含量;通过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分析检测Col-1,α-SMA,Snail,Vimentin,E-cadherin (E-cad)和MTA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实验,培养肝实质细胞AML12,高糖(6000mg/1,24h)处理模拟糖尿病模型,过表达miR-32或抑制miR-32表达后,应用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EMT过程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肝组织和高糖处理的AML12细胞中Col-1,α-SMA,Snail,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和MTA3表达下调,表明发生EMT过程;在糖尿病大鼠的肝组织和高糖处理的AML12细胞中miR-32表达显著增加;过表达miR-32可使MTA3蛋白表达减少;luciferase实验表明miR-32可靶向抑制MTA3;此外,过表达miR-32能诱导Col-1,α-SMA,Snail,Vimen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在高糖条件下,转染AMO-miR-32可以抑制发生EMT过程。结论:糖尿病大鼠模型中,miR-32/MTA3介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纤维化,表明miR-32和MTA3可成为糖尿病性肝纤维化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 【会议录名称】 首届东方药理论坛暨2018年全国心脑血管药理学术会议、上海市药理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首届东方药理论坛暨2018年全国心脑血管药理学术会议、上海市药理学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2-07
- 【会议地点】中国上海
- 【分类号】R587.2;R575.2
- 【主办单位】中国药理学会(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上海市药理学会(Shanghai Pharmacological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