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泡桐种带毒组培苗症状观察与植原体质粒分子变异分析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摘要】 由植原体引起的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PaWB)是我国重要的植物病害之一,其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在通过对外植体的培养获得福建福州、四川通江、江苏南京和苏州、山西太原、陕西西安和渭南共7个地区7个品种的12组带毒泡桐组培苗基础上,对连续继代培养4个月以上的12组带毒泡桐组培苗的症状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泡桐品种组培苗间发病症状存在差异。同时对采自福建福州与南平的23个发病泡桐植株中的植原体质粒编码的orf4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变异分析。结果发现23个发病泡桐样品中,有3个样品中的orf4基因序列与泡桐丛枝植原体南阳株系pPaWBNy-1编码的orf4基因序列相同,有17个样品中的植原体质粒编码的orf4基因序列3′-端存在108bp的核苷酸缺失,其余3个样品中的植原体质粒缺失108bp核苷酸与不缺失的orf4基因同时存在。先后2次对福建福州与南平发病泡桐样品采集分析发现,福建地区泡桐丛枝植原体中pPaWBNy-1编码的orf4基因3′-端缺失108bp核苷酸的现象是稳定且普遍存在的。同时通过组培获得了一株福建的植原体质粒变异的南方泡桐,该变异株系的成功组培为下一步关于病原致病性变异和泡桐抗性差异的研究奠定基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泡桐丛枝植原体扩散流行的生态适应性与分子基础研究(2017YFD0600103-3)”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9-07-20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S763.7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