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黄绿卷毛菇的分类鉴定及rDNA-ITS系统发育分析
【机构】 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摘要】 黄绿卷毛菇是青藏高原上一种名贵的食药用真菌,有很高的开发和应用价值。但是黄绿卷毛菇的命名和分类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最早黄绿卷毛菇被归属于膨瑚菌科下的蜜环菌属,后又被归类到口蘑属,再到后来的卷毛菌属。直到目前,在NCBI的Taxonomy物种分类中黄绿卷毛菇还作为Armillaria luteovirens被归类膨瑚菌科下的蜜环菌属中,并且还包含Tricholoma luteovirens和Floccularia luteovirens这两个同物异名。并且在国内黄绿卷毛菇的分类地位也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文献使用的是黄绿蜜环菌,并一直沿用至今。近几年新发表的文献有学者使用中文名黄绿卷毛菇和拉丁学名Floccularia luteovirens作为该物种的名称。可见,从商业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黄绿卷毛菇的命名和分类问题需要被尽快解决,从而将这一名贵的食药用真菌推向世界。本研究从青海实地采集黄绿卷毛菇子实体,分离鉴定出36个菌株。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对这些菌株进行rDNA-ITS序列测定,所测序列片段长度均为680bp左右。对黄绿卷毛菇的基因组信息进行非冗余的蛋白质数据库注释,并统计注释到的物种及基因数目。发现黄绿卷毛菇与伞菌目中的物种非常接近。进一步将所测的黄绿卷毛菇的rDNA-ITS序列和NR注释排名靠前的29个真菌的rDNA-ITS序列构建NJ系统发育树。发现黄绿卷毛菇与蜜环菌属内的其它种序列差异较大,系统发育关系较远,而与裂褶伞科和口蘑科内的部分种具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黄绿卷毛菇的分类,我们收集了裂褶伞科和口蘑科下不同属物种的已发布的rDNA-ITS序列,并构建NJ系统发育树,发现黄绿卷毛菇与卷毛属中的Floccularia albolanaripes最为接近。同时,我们利用NCBI上已测序的一些食用菌的基因组信息,与黄绿卷毛菇基因组进行了共线性分析。结果也证明了,黄绿卷毛菇与蜜环菌属内的其他物种差异较大,而更接近口蘑科内的物种。该研究利用分子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学分析,进一步确立了黄绿卷毛菇的命名和分类地位。
- 【会议录名称】 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9-08-03
- 【会议地点】中国陕西西安
- 【分类号】S646
-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Myc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