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竞技健美操提臀类与分切类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对比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赵轩立张晓莹刘曦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摘要】 研究目的:高分值难度动作的选编是竞技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制胜的根本。作为难度组合的常用A组动作,提臀类与分切类难度在国际高水平赛事中尤为突出,提臀腾起转体180°成文森(A207)与分切转体180°成文森(A220)是两类难度的代表性动作,技术性强、观赏性高,但失误率较大,完成质量不容乐观,且A220与A207易混淆,模糊性较高,运动员对两个难度的区分度较低,影响成套动作编排与训练。因此,明确两个动作的不同技术特征,掌握动作完成的技术技巧,提高提臀类与分切类动作在难度组合中的使用率和完成质量,是现阶段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高分值难度A207与A220为例,运用Qualisy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系统,深层次剖析两个动作阶段的运动学特征,进而对提臀类与分切类难度动作进行全面概括,以期定量规范难度的正确技术,有效地促进难度组合的价值提升,为运动员提高难度动作成功率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难度动作的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中国知网等,以"运动学"、"运动生物力学"、"动作技术"等为关键词,选取2003-2018年30篇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研究撰写提供理论依据。2.2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向竞技健美操和运动生物力学领域专家咨询,为拍摄和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依据。2.3红外光点摄像解析法选取4名健美操世界冠军,4名运动员分别完成A207和A220两个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完成6次,选取每人最优3次动作并计算均值,代表每一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研究运用QUALISY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系统(8个摄像头)进行数据采集,摄像机拍摄频率为200Hz。为保证拍摄效果,标定测试区域,清除杂点与干扰点,同时依据HelenHayes人体模型为运动员粘贴29个Marker点,完成系统对Marker点的捕捉,邀请健美操国际级裁判及健美操专家对测试对象所完成的难度动作进行现场评定。2.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将解析后的数据指标进行处理,求出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并进行相应的T检验。2.5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运动员完成A207与A220动作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相同阶段不同动作在技术环节中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3.1俯撑下降阶段,运动员完成A207与A220动作时肩关节额状面和水平面角度为60°-70°,P>0.05,A207与A220并无显著性差异;在离地腾空特征画面,A220动作重心高度为57.1cm,A207为54cm,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220动作的两腿间夹角较大,为75.57°,且A207更接近垂直推起,A220有一定的偏移角度。3.2腾空阶段,A207腾空上升阶段转体角度大,髋关节高度始终高于肩关节,髋关节角度在腾空最高点达到54.72°和54.58°,两腿夹角变化为1.123°;A220腾空上升阶段转体角度小,运动员的分腿角度在110.84°-112.08°,左右肩关节平均高度为83.34和81.93,左右髋关节高度72.38和75.90。3.3俯撑落地阶段,A207通过屈体时髋关节向左侧移动带动右腿踢摆,两肘关节角度相差不大,在130°-150°间,A220文森摆腿速度较A207快,运动员均左手先着地,躯干以左侧倾的姿态与两肩形成扭转角。3.4 A207与A220两个动作总体用时为1.46s和1.55s。A207与A220动作的重心在X轴的位移趋势基本一致。运动员完成A207左右移动幅度小,转体时核心控制能力较强,A220动作的Y轴移动稍大,两个动作身体重心平均高度最低点为18.97cm,最高点73.24cm,A220最低点为18.46cm,最高点为69.71cm,腾空后A207髋关节垂直轴的运动幅度更大,A220幅度稍小。研究结论:4.1在离地腾空特征画面,运动员完成A220肩关节、髋关节和重心平均高度高于A207。运动员以背阔肌为主导的肩关节稳定性是提臀类和分切类难度推起腾空的基础。4.2 A207腾空上升阶段转体角度大,髋关节高度始终高于肩关节,两腿间夹角近乎不变;A220腾空上升阶段转体角度小,左髋角小于右髋角,肩关节高度高于髋关节,分切类难度运动模式使得左右髋关节角度差异较大。4.3 A207与A220两个动作总体用时无显著性差异。重心在X轴的位移趋势基本一致。A220 Y轴的移动幅度稍大。两个动作身体重心Z轴位移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A220重心最高点时低于A207。分切类难度腾空后前屈腿与摆动腿的交互切摆,需掌握好肩、髋关节在Z轴的相对位置及前屈腿与摆动腿的相对摆动速度等。4.4腾起高度是运动员提臀类与分切类难度动作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反映,这是高质量完成难度动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增加动作稳定性的前提。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G831.3;G804.6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