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布迪厄文化资本论的视角下城乡学校体育发展差异研究
【作者】 崔丽丽;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以文化资本的理论探讨城市、乡村地区学校体育的实施差异情况。为达到此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式参观访谈山东济南市六所不同规模的公立小学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学校体育相关文献分析,了解城市及乡村学校在体育竞赛、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安排上的差异而产生的文化资本对学生在成就抱负有何影响和重要性,并且对于学生在社会阶层的内化过程进行初探。研究结果:第一、城市学校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及课外活动,城市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安排策划上十分用心,除了每学期众所瞩目的校内运动会之外,各学年也会规划体育竞赛的活动,以满足学生热爱运动的需求。校内体育竞赛优胜的学生均会接受朝会升旗荣誉的表扬,以肯定其努力与付出而得到的收获,并且在学校公告栏的荣誉榜上张贴优胜名单与成绩;乡村学校由于学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利,社区人口稀少,因此,时常面临学校学生人数不足的窘境。然而,乡村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学校可以依据当地的天然资源,经全校师生共同经营策画,利用天然素材,规划学校特色的本位课程。第二、城市与乡村学校体育教师在创意方面差异不大,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师担任校运动队的训练。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依据体育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动作技能及提高学生的运动喜好,并且由于学生人数少的因素,有利于教师创意教学的实施,但是训练运动队与团队性的运动比较难以规划与执行。城市学校的体育教师因其有训练队的责任因素存在,常于课程中安排特殊技能项目的测验,以利选拔优秀运动选手。因此,城市学校体育教师对于学生运动热忱的持续与良好的运动经验有深远的影响。第三、城市、乡村学校体育设备的数量与种类上会受学生人数的影响。基本上因应体育课程需要的设备与教具均相同,但在数量上,城市学校会比乡村学校多出许多倍;在体育设备的项目种类上,城市学校提供较多元的体育设备,以利学校举办活动、教师课程需求以及运动队的训练上使用,乡村学校在购置体育器材上会斟酌考虑学生的经验与需求,避免浪费教育资源。第四、城市及乡村学校均建立一套奖励制度,其用意皆在培养学生的荣誉心及责任感。但城市学校在奖励次数与巧思设计上较乡村学校多,在奖励办法上,城市学校的奖励制度不断求新求变,而且也倾向较多的鼓励。学校奖励制度是依学生行为规范的办法,经由制度的社会性认可,学生渐渐地使自己符合制度期待他扮演的角色。比较起来,两所学校在奖励制度上并无太大差,主要目的均是希望建立学生的自我认同与价值。研究结论:第一,学校结合本身学区特性,发展出赋予学生文化资本的策略。乡村学校和都市学校最大的差异在于乡村学校家长的信任与配合适合发展运动特殊才艺,因此发展学校体育本位课程,以特殊性与独特性为运作方针,将带给乡村学校永续经营提供另一种思维;都市学校家长社经地位崇高,对于孩子加入学校体育社团及活动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都市学校的学生参与体育性社团大都来自于中下阶层的家庭为主。有鉴于此,学校应该努力倡导运动价值的意识形态,且极力推广运动性社团的行销,以及结合社区资源与社区志工的力量,将学校体育的方向与发展传达到社区场域中。借以倡导与教育社区民众终身运动的重要性和了解五育均衡的必要性,将可突显社区与学校的主体意识,让学校成为社区运动散播的种子,使运动才艺成为社区居民的成就与骄傲所在。第二,体育教师应成为学校体育赋予学生文化资本的第一线人员。体育教师藉由课程内容与设计,培养学生喜爱运动的兴趣,也因此了解学生在运动才艺上的趋向。对于有特殊技能的学生,应该适时的给予赞美与肯定;对于运动热忱偏低的学生则给予鼓励与嘉勉,避免抹煞学生的运动动机,产生负面的运动经验。体育教师也应该不断的进修自我成长,学习新的教学法与吸收最新的运动信息传达给学生,主动参与课件制作、教学观摩等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行交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经验,加快其文化资本积累速度,扭转体育教师在一般社会大众认知里的刻板印象。第三,开放学校体育场馆与社区共享资源。开放学校体育场馆与社区共享运动场所将使得学校体育在文化资本层面上提供多元的目标。学校体育不仅赋予学生文化资本,也同样让社区民众感染文化资本的无形力量。藉由形体化、客观化与制度化的文化资本,社区俨然成为学校外的第二媒体,发展社区的运动组织,营造社区的主体意,倡导终身运动的信仰。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G623.8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