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综述
【机构】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2000年到2018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篇名为"体育课程"并含"一体化"的79篇科研论文进行浏览分析,总结、归纳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为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共检索到34种期刊并选取适合本研究的79篇文献(体育类和非体育类期刊),对搜索的文献进行分析、综述,研究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为学校体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2数理统计法通过对筛选论文进行分类、归纳分析,从论文发表时间及发表量、第一作者年龄、学历、职称、基金项目、发表期刊、研究内容等7项内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统计。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方法,对检索文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进行论文撰写。研究结果:1论文撰写者情况1.1对"体育课程一体化"课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2岁,该年龄段学者具有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科研工作;研究人员的年龄从31岁到74岁,研究者年龄跨度大,也说明该课题研究受到各年龄阶段研究者的关注。1.2"体育课程一体化"科研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具有硕士与博士学历,分别约占69.7%和21.2%。作者职称以讲师、副教授为主,分别约为36.5%和32.7%,教练员和一级教师的比例较少,应加大对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训,把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一体化"课题研究。3发表文献基本情况3.1论文发表年代从2000年到2018年,论文刊发量呈曲折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5篇,2010年有6篇,2016年有10篇,2018年有18篇,论文数量与国家政策、文件等有密切关系。3.2所查询的79篇相关论文中,37篇文章具有35项基金项目,约占论文总数的43%,可见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或改革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引导下积极开展,核心期刊(体育类和非体育类)中,具有基金项目的有7篇,基金项目分布的数量较少。3.3近5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中的科研论文有1篇,发表量较少,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论文的深度有待提高;非体育类期刊也关注"体育课程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不过体育类期刊仍是主体;刊登数量最多的是《当代体育科技》、《中国学校体育》和《运动》。2018年相关论文有18篇,其中在《中国学校体育》上发表的有11篇,其发刊量有增加的趋势。4研究内容分析4.1被研究目标群体具有层次由高到低、缺少对体育专业学生、体育类专业院校进行研究的特点,要加强对体育专业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课程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促进体育类专业院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4.2"体育课程一体化"课题研究期刊级别出现逐渐降低现象,从发表论文内容可以看出,发表在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引导性等特点;研究群体、研究角度等不断增加,推动体育课程一体化课题研究向纵向与横向发展。4.3体育课程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衔接顺畅的大、中、小、幼各学段之间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未来将侧重于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4.4对"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呈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4.5有学者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融合,有学者主张建立"教、学、练、赛"四位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还有学者主张把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结合等,通过多方面改革创新,打破体育与其他学科、技术的壁垒,全面推动体育课程一体化发展。研究结论:1在2000年到2018年期间发表的79篇"体育课程一体化"学术论文中,论文刊发量呈曲折上升趋势,近三年发表的文章约占总文章的44.3%,可见对"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关注度不断提高,体育学科的研究朝体系化、系统化方向发展。2所查阅的科研论文中,具有基金项目的科研成果约占论文总数的43%,然而在体育类核心期刊中的发文量及基金项目较少,说明体育课程一体化处在不断的研究变革之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但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3研究者年龄集中在31-42岁之间,学历以硕士为主,职称以讲师、副教授为主,这与研究者精力、晋升需求等有密切关系;研究者年龄跨度从31岁到74岁,跨度大,可见该研究课题受到各年龄阶段研究者的关注;4研究内容主要为课内外一体化研究、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和其他类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5研究者层次应多样化,加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横向一致与纵向衔接的内在统一。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G807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