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健康中国背景下上海市社区体医融合困境与畅通机制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冯俣睿程华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新时代人民健康问题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族发展密切相关。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医疗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是最重要的路径之一,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发展符合当下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及体育需求的转变。从实际运作层面来看,社区体医融合机制建设水平必然会影响到群众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行为和健身效果实施,体医融合发展模式也将成为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的最佳途径。完善的体医融合机制主要包括服务管理、组织资金、参与表达和激励绩效等内容。本研究旨在将疾病辨识、体质监控与体育锻炼、运动健身相结合,推动形成完善的体医融合机制。因此,如何畅通体医融合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找准体医发展定位,发挥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优势,做到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发力,通过防范于未然的服务体系来矫正群众体育社会化的行为,达到供需双方有效反馈并提高效能,进而为实现全民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选取上海市10个体医融合发展有代表性的社区作为调查样本,对其服务项目运行模式、部门组成结构、组织保障方式、利益相关者等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找出制约上海市社区体医融合相关困境;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的经验基础之上,提出畅通上海市社区体育与医疗公共服务深度融合的策略,以此推进我国社区公共服务事业健康科学的发展。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与比较分析法等,在研读国内外关于"体医融合"领域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上海市社区体医融合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当下制约上海市体医融合相关困境,分别听取专家意见,为畅通其机制提出相关策略。研究结果:根据深入研读相关资料,笔者将体医融合机制定义为:体育运动与医学诊疗互相加成发展后所形成的最适合的合作模式与运行流程。其中涉及8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社会体育和医疗组织、联合大型综合医院、市体育局和区体育局、街道社区服务部门、企业/公司、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力量、志愿者和社会实践者、热心人士和社会义工。同时分析出目前体医结合主要的4大供给类型,分别为:康复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质检测中心;医院健康指导中心模式;社区(政府)向社会购买的公共服务。进而通过研究发现机制发展不健全导致困境具有问题交叉性,据此分析出制约当下体医融合的3大困境:第一,运行管理机制:结构内部部门职能"过于清晰"、合作不够紧密,外部与社会合作较为松散,体医交叉学科人才紧缺,高学历层次人才培养停滞不前,不健全人群体育健身设施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同时存在;第二,组织资金保障:机制管理资金力量有限与服务供给或经营短期化的问题,还未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支持,大众参与的大健康发展格局;第三,表达参与机制:服务内容供需不匹配或供给不足导致无法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群众与组织未建立有效沟通机制,使得机制陷入发展自我循环,无法深度了解群众切实需求,进而限制了体医机制整合重塑的可能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基于健康中国视域下,研究认为上海市体医融合可畅通其机制实现合理化运行,同时,提升公共服务的全民覆盖率,优化体育与医疗的资源配置,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实现"大健康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据此提出:第一,运行机制:构建专属体医融合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标准与工作标准流程,医疗与体育双方各级在各司其职的情况下还需要保障通力合作的工作协同机制;第二,保障机制:以体医文化、科学理念作为引领,稳定的服务产品输出作为保证,资金来源、设施设备与法律保障工作为畅通体医融合机制保驾护航;第三,参与机制:壮大不同机制管理环节的人才参与力量,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脚步,有效积聚人才为机制的畅通运行带来强有力的支持;第四,合作机制:积极与社会组织开展密切合作,通过投资或外源融资等经济行为作为政府资金力量的有力补充,同时认为与媒体合作、网络平台建立是重要的发展环节,可保持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平衡;第五,表达机制:有效倾听参与者或患者自身诉求,兼顾家属需求、企业诉求与政府供给的正当利益,设立专门合法渠道让社区内各个阶级的个人或团体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合理建议,紧跟群众需求与社会发展,提升"体医融合"服务满意度,让公共政策输出更切实更有效。总而言之,体医融合机制探索在国内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在具体理论与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案例数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从问题研究的系统性考虑需再做跟踪调查,以达到深化"体医融合"机制,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贡献力量,为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战略的实现,提供动力之源和保障之基。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R197.1;G812.7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