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群众“获得感”的全民健身供给侧困境与改革路径研究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成为当前全国体育系统的首要战略任务。因此,新时期要着力解决我国全民健身领域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一步深入推进全民健身领域供给侧改革,以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补齐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短板,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质量。这对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升群众的全民健身获得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专家咨询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获得感内涵、时代意义以及目前我国全民健身供给侧存在的困境、改革路径,分别听取各类专家的意见。专家包括体育总局、部分省市主管群众体育的行政领导、体育及社会学界学者等。研究结果:根据研究发现,从"客观获得"的角度、"主观心理感受"的角度、从时代特征的角度来讲,获得感是以"客观获得"为基础,在此之上而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获得感"之于全民健身的意义主要有三:一是,获得感是全民健身发展与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二,获得感是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成效的丈量标尺;其三,获得感是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动力之源。基于获得感考察来讲,我国全民健身发展具有很多特殊性,从内容上看,体育健身指导、培训和国民体质测试等服务存在人群差异大、需求层次高、持续时间长、受众范围广等诸多特征,而体育健身活动服务又存在安全风险系数高、服务绩效测量难等复杂情况。全民健身不同于其他领域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全民健身供给侧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领域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始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问题:首先,供给不足:民众实际获得感表现较低。当前,我国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以中老年妇女"广场舞热"和城市"马拉松热"最具代表,但两者在显示全民健身热潮到来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反应了我国全民健身产品、服务供给的不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公共事业财政投入不足,以致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使得群众实际的全民健身获得感表现较低。其次,供给不均衡:群众相对获得感落差较大。以获得感提升为导向的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人民的共建共享和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资源趋利流动性特征,导致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出现严重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仅表现在区域、城乡间体育供给的不均衡,还体现在健身参与人群、政企社各力量参与、民众强烈需求与现实行动和选择以及各地区、部门、行业间重视程度等的不均衡。以健身参与人群和场地供给为例。整体而言,当前参与体育健身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城市及乡镇的中心集镇,且主要以妇女和老年人为主,而农村地区、中青年群体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等由于主客观原因,其体育参与意识及行动较为薄弱。最后,供需错位:群众预期获得感实现受阻。在全民健身领域群众获得感的提升是通过全民健身供给与百姓体育需求的有效对接来实现的,一旦这种客观供给与现实需求的对接出现供需错位,不但会使群众的实际获得感情况将大打折扣,并且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观点可知,群众只有在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供需的错位会使民众预期获得感的实现受阻,更重要的是供需错位的现象在现阶段的全民健身供给过程中大量存在。研究结论与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改革"含金量"的试金石。在我国全民健身领域也不例外,群众"获得感"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的最终价值归宿,是改革"向何处去""改得怎么样"的衡量尺子。本研究认为,获得感语境下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路径选择要从以下5各方面下苦下工夫:第一,资源覆盖,加大体育物质基础总量投入;第二,质量导向,扩大优质体育供给内容;第三,需求核心,畅通反馈应答对接机制;第四,共享共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第五,协同治理,提高多元主体供给活力。总之,在未来一段时间,要让群众"获得感"成为新时代全民健身供给侧改革成效的最终丈量标尺,必须从丰富全民健身供给内容、构建多元全民健身供给主体、创新全民健身供给方式、完善全民健身供给制度以及科学的全民健身供给评价等方面下工夫,最终形成能够持续改善全民健身服务质量的供给体系。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会议时间】2019-11-01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G812.4
-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