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雾化吸入导痰技术对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路丽苹朱云戴婉琴洪建军郭晓芹

【机构】 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导痰技术对无痰疑似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7年5月上海市松江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对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中476例无痰患者,应用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咳痰技术采集痰液标本送检(无痰组),并与同期常规方法取痰的7910例疑似肺结核有痰患者(有痰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及敏感度水平。结果雾化吸入诱导取痰成功率99.6%。无痰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38.40%(182/474)]高于有痰组[27.76%(2196/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90,P=0.000)。其中,痰涂片阳性率有痰组[15.98%(1264/7910)]明显高于无痰组[11.18%(53/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6,P=0.005)。痰培养阳性率无痰组[38.27%(181/473)]明显高于有痰组[27.13%(2084/7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55,P=0.000)。无痰组患者中,30岁以下年龄组的病原学阳性率、痰涂片阳性率、痰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30岁及以上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雾化导痰技术使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从26.19%(2196/8384)提高到28.36%(2378/8384),使登记的确诊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从56.32%(1814/3221)提高到61.94%(1995/3221)。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导痰法可明显提高无痰患者痰标本采集成功率及痰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出率,对结核病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提高痰菌培养阳性率效果明显,且在30岁以下患者中其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与敏感度更高。该方法简便有效,应推广使用,以减少无痰患者作为潜伏传染源而造成的传播危害。

  • 【会议录名称】 中国防痨协会第32届全国学术大会暨首届中国防痨科技奖颁奖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防痨协会第32届全国学术大会暨首届中国防痨科技奖颁奖大会
  • 【会议时间】2018-04-25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宁波
  • 【分类号】R521
  •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