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切除1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体会
【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6月至2017年11月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扩大入路切除15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中,女13例,男2例;年龄为21~69岁,平均(38.7±12.8)岁。术前15例均以视野下降入院,其中12例双眼视野下降,1例表现为单眼视野下降;2例主诉头痛入院(入院查双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其中2例鞍隔型,肿瘤完全位于鞍内;13例为跨鞍结节型,肿瘤上可至前颅底,增强扫描可见明显的鼠尾征,后贴垂体柄,下部紧邻腺垂体,包膜完整,与垂体分界清楚。术前根据影像学测量肿瘤最大直径在32.5-16.5mm之间,平均(24.4±4.0)mm。术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鞍区增强MRI、视力视野。结果:15例患者术后复查垂体MRI平扫+增强扫描,其中14例完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术后80.0%(12/15)的患者视力改善,13.3%(2/15)无明显改善,6.6%(1/15)视力变差。所有患者均无脑脊液鼻漏、颅内出血、视力恶化、嗅觉障碍及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发生。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1~1个月,平均(13.3±11.2)个月,截至发稿时间,14例全切患者中仅1例(术后41个月)出现鞍结节区硬膜的轻度强化,余病例均未见术区硬膜强化及肿瘤复发;1例次全切患者术后放疗肿瘤有缩小,现继续随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视力视野同术后。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新型手术方式,根据目前的数据神经内镜对于肿瘤全切率、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均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于巨大肿瘤的手术及脑脊液漏防治仍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目前总体病例数量有限,可能难以客观准确的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利弊。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
- 【会议时间】2018-06-01
- 【会议地点】中国山东济南
- 【分类号】R739.45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