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极化子跃迁和电荷转移协同作用的半导体SERS研究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半导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增强机理的研究是发展半导体SERS技术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半导体SERS增强主要来自于电荷转移共振、激子共振、分子共振等。近年来,人们发现非计量合成的氧化钨(W18O49)可以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产生较高的SERS增强能力[1-2]。本文中,我们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海胆状W18O49纳米粒子(如图1a所示)[3],利用亚甲基蓝分子的作为分子探针详细研究了其SERS性能。如图1(b)所示,其检测限可以降低至10-7 M,增强因子为5.4×105,可以与无"热点"效应的贵金属SERS增强基底相媲美。经过一系列研究表明,该SERS基底的高灵敏度归因于极化子跃迁与电荷转移之间的协同效应。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
- 【会议时间】2019-11-03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苏州
- 【分类号】TN30;O657.37
-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