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发作性睡病猝倒过程视频-脑电-肌电监测与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黄蓓吴惠涓陈坤王宗文赵忠新

【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目的通过对猝倒发作过程的动态视频-脑电-肌电监测,全面解析猝倒演变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筛选6位(男4例)伴有典型猝倒症状的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其中2位被诊断为猝倒持续状态。监测中患者站立于有保护措施的房间内,由专业医师协助其诱发猝倒,并记录猝倒全过程的视频-脑电-肌电改变。结果共记录到6位患者的14个全面性猝倒发作。1、典型的猝倒发作表现为患者在情感刺激后逐步出现眼睑下垂、面肌松弛、颈部下垂、姿势不稳,此时可有间断性面部或全身肌肉抽搐,而后患者全身瘫软、跌倒在地;在猝倒初期可见EEG频率减慢伴波幅增高,EMG有短暂阵发性的肌电增高,继而EMG转变为显著抑制,EEG以低电压混合频率波为主;猝倒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患者可逐渐睁眼、抬头、活动四肢,此时伴有EEG、EMG同步恢复。2、根据猝倒发作临床特征与脑电-肌电特征,我们提出猝倒过程可分为4期,分别为诱发期、对抗期、无张力期和恢复期。3、在猝倒的对抗初期,EEG出现阵发性高同步化θ节律(HSPT)。HSPT平均波幅119.60uV,频率5.23Hz,HSPT持续时间在2-3秒,与安静清醒及睡眠各期的脑电特征显著不同。结论猝倒并非单一的过程,它包含一系列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动态变化。HSPT是特征性的猝倒早期脑电特征,可能为猝倒发作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猝倒脑电图θ节律
  • 【会议录名称】 第八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八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9-07-18
  •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延吉
  • 【分类号】R740
  • 【主办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