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胶东陆内“岩浆核杂岩”构造与拆离带金矿成矿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吕古贤焦建刚张宝林王翠芝霍庆龙范潇马立成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摘要】 <正>胶东是世界上与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中数量最多的金矿区之一。许多学者提出"造山型金矿"或"变质核杂岩"等观点,认为与板块构造作用有关。本文指出,胶东金矿床形成于中生代板块运动后的陆内,属于陈国达教授所称的"地洼"构造带,并表现出一种"岩浆核杂岩体"(何昌成,2018;霍庆龙,2014;吕古贤等,2016;袁月磊,2014)。胶东"岩浆核杂岩"的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1)东亚大陆与大洋板块之间存在反时针方向的构造应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岭于都-赣县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与深部成矿预测示范项目”的专题“南岭于都-赣县典型矿田构造控矿和深部成矿规律示范研究”(专题编号2010110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胶西北金矿床流体地质地球化学与构造成矿研究”(编号:40972061);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莱州—招远地区构造岩相体系演化与成矿规律研究”项目(项目合同编号“鲁地调合【2012】33号”)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会议时间】2019-12-13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P618.51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