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簇毛麦6V染色体长臂EST-PCR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孙昊杰肖进袁春霞张守忠王海燕王秀娥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的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在禾本科作物之间具有很好的共线性。外源染色体特异的EST-PCR分子标记不仅能够用于检测小麦背景中的外源染色体,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染色体间的共线性关系。已有研究发现,簇毛麦6V染色体长臂上携有抗菲利普孢囊线虫基因、抗小麦条斑病毒病(WSMV)的传媒瘿螨基因、抗秆锈病新小种Ug99基因SrHv6和抗白粉病的E3泛素连接酶基因Hv-CMPG等。为了发掘、利用和更精细地定位簇毛麦6V染色体长臂上所携有的优异基因,本实验室利用电离辐射和中国春ph1b突变体等诱导和鉴定了一批涉及簇毛麦6VL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体,特别是小片段易位系,但是由于现有标记数目有限,对这些易位染色体的身份尚未精确鉴定,同时,由于现有分子标记和细胞学标记的局限性,在诱变后代中可能还存在大量小片段易位系未能鉴定出来。因此,需要开发高密度的均匀分布于6V染色体长臂的特异分子标记。本研究根据定位于小麦第六部分同源群染色体(6A、6B、6D)不同区段的EST序列,利用Primer 3.0软件在线设计了297对EST-PCR引物,对中国春、簇毛麦、硬粒小麦-簇毛麦双倍体、T6AS·6VL易位系和T6AL·6VS易位系以及小麦-簇毛麦1V-7V二体异附加系进行扩增,筛选可以特异追踪簇毛麦6V染色体不同区段的分子标记。共筛选出6V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31个,多态率为10.77%。本研究中开发的6V染色体的特异分子标记6V染色体结构变异体鉴定和有益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效工具。

【基金】 863计划(批准号2011aa100101,2011aa10010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653,31201204);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3439)
  • 【会议录名称】 江苏省遗传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江苏省遗传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10-30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无锡
  • 【分类号】S512.1
  • 【主办单位】江苏省遗传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