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江苏省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型与穗颈瘟抗性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军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杨杰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 稻瘟病是江苏省粳稻的主要病害,以穗颈瘟的危害最为严重,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明确江苏省粳稻穗颈瘟的主要抗病基因以及主要粳稻品种的稻瘟病基因型是开展穗颈瘟抗性育种的基础。本研究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Pi-b、Pi-kh、Pi-km的功能标记对2007-2013年江苏省审定的粳稻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65份审定的粳稻品种中同时含有3个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品种6份,占审定品种的9.2%;同时含有2个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品种23份,占审定品种的35.4%;含有1个稻瘟病抗病基因的品种27份,占审定品种的41.5%;不含有这4个抗病基因的品种9份,占审定品种的13.9%。2014年穗颈瘟接种结果表明:含有3个抗病基因的6份品种均表现为抗穗颈瘟;含有2个抗病基因的品种中19份品种抗穗颈瘟,4份品种感穗颈瘟;含有1个抗病基因的品种中12份品种抗穗颈瘟,15份品种感穗颈瘟;不含有这4个抗病基因的品种中1份品种抗穗颈瘟,8份品种感穗颈瘟。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i-ta、Pi-b、Pi-km与穗颈瘟的抗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81、0.11和0.15;Pi-kh与穗颈瘟抗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5。

【关键词】 江苏省粳稻稻瘟病穗颈瘟稻瘟病抗病基因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102);江苏省现代农业重点研发项目(BE2015355);国家重大农技推广项目(NG[15]003)
  • 【会议录名称】 江苏省遗传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江苏省遗传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6-10-30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无锡
  • 【分类号】S435.111.41
  • 【主办单位】江苏省遗传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