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治疗化脓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穿孔并发腹壁脓肿一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黄莹董凤林武晓凤李月琴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

【摘要】 患者女,87岁。因右上腹疼痛不适2年余,加重10天入院。患者2年前开始右上腹疼痛不适,呈阵发性,疼痛偶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尤以进食油腻食物后为甚,不伴有恶心呕吐,多次行CT检查,诊断胆囊炎、胆囊结石。在当地医院予以保守治疗,具体不详。10天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右上腹疼痛发作频繁,体位变化无缓解,当地医院查CT示:胆囊炎伴脓肿形成,胆囊结石。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患者入院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示:胆囊形态失常,大小约106mm×60mm,胆壁回声连续性中断,内充满细点状及团块状回声,右上腹壁见不规则混合回声,与胆囊相连。超声诊断:化脓性胆囊炎穿孔伴腹壁脓肿形成。后予以行超声引导下胆囊造瘘术。将穿刺引流管经皮肤经肝穿刺进入胆囊腔内,抽出脓液约200ml,患者右侧腹壁肿物消失。后予混有造影剂声诺维的生理盐水冲洗,可见造影剂经破溃胆囊流入腹壁。术后第2天,予替硝锉冲管,管内见较多沙粒样颗粒物(图2C)。术后细菌培养结果示:类干酪乳杆菌。讨论:本例患者为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穿孔的老年患者,自身体质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如果不能紧急处理,则有可能因感染性休克危机生命。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对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经皮胆囊造口术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可迅速解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及其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同时避免因紧急手术引起的手术并发症。胆囊的功能为储存、浓缩、排空胆汁,分泌粘液,当因结石导致胆囊的排空受阻,使胆汁淤积,胆囊内压力增高,同时由于细菌感染后胆盐被细菌分解成有毒的胆汁酸,损伤胆囊黏膜,从而使胆囊壁受损穿孔。胆囊穿孔多继发于胆囊炎,穿孔部位多发生在胆囊底部或颈部结石嵌顿压迫的部位,穿孔处超声可见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并出现局限性脓肿回声。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它具有操作快捷、方便灵活,更充分发挥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少、准确安全的优势,不仅可迅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为手术赢得时间,还可使一部分患者避免外科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为推广。

  • 【会议录名称】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介入超声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介入超声医学学术交流大会
  • 【会议时间】2019-08-23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R575.6
  • 【主办单位】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