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云南永善万和凯迪期疑源类组合及其古地理意义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燕夔李军单龙龙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中心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摘要】 奥陶纪末期的灭绝事件是古生代重要生物事件,作为古生代初级生产者的代表疑源类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报道了晚奥陶世云南永善万和剖面保存较好的疑源类化石组合。万和剖面地层从老到新可以划分为宝塔组、临湘组、大渡河组、观音桥层、龙马溪组和黄葛溪组。疑源类化石产于临湘组上部和大渡河组下部,相当于Dicellograptus complanatus,D.complexus和Paraorthograptus pacificus笔石带。万和剖面产出疑源类16属18种。根据疑源类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4个组合带。组合带1(AS1)采自临湘组上部的AGM35和AGM41,以出现Baltisphaeridiumadialstaltum,Buedingiisphaeridium balticum,Gyalorhethium granulispinuliferum,Navifusa ancepsipuncta和Oppilatala sp.等为特征;组合带2(AS2)采自临湘组顶部的AGM44和大渡河组底部的AGM52,以Hoegkintia sp.,Likropalla adiazeta和Ordovicium sp.的首现为特征;组合带3(AS3)采自大渡河组下部的AGM54,以Evittia remota的出现为特征;组合带4(AS4)采自大渡河组下部,以低分异度为特征。万和剖面的疑源类组合和同期中国其他地区(比如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和浙江西北部)的疑源类组合相比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Dactylofusa cabottii在万和剖面的缺失可能指示该剖面在凯迪期水体比较深。奇怪的是虽然晚奥陶世华南板块位于赤道附近,但是疑源类组合的多样性相对较低,甚至低于某些高纬度的疑源类组合,比如利比亚和捷克共和国的疑源类组合。万和剖面疑源类组合的组成与劳亚大陆东部以及波罗的海区相似,但是多样性较低;与环冈瓦纳地区比较,多样性都比较低,但是万和剖面缺少梭形亚类的疑源类。晚奥陶世疑源类的古地理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更多研究进行不同陆块的比较和古地理分区。

【关键词】 华南奥陶纪凯迪期云南疑源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72007,41521061)资助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09-17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Q911
  •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