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6170例肾穿刺活检病理分析
【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特点,分析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的变化规律。方法研究对象:自1998年1月-2017年11月间我科收住院且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总计6170例,男,3263例,女,2907例,男:女=1.12:1,年龄区间:(7-84)岁,平均年龄(43.09±8.96)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4426例,继发性肾脏疾病(SRD)1467例,肾小管-间质疾病(TID)267例,遗传性肾病(HN)10例。将所有6170例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分为前10年(1998-2007年)和后10年(2008-2017年)进行对比分析;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所有肾穿刺活检均做常规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病理诊断标准及分类: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继发性肾脏疾病(SRD),小管-间质性疾病(TID)和遗传性肾病(HN)。结果 6170例肾穿刺活检病理中,PGD占71.73%,SRD占23.78%,小管-间质性疾病(TID)占4.33%,遗传性肾病(HN)占0.16%;在4426例PGD病理类型中,后10年总的发病率(72.8%)高于前10年(27.2%),在各个PGD病理类型中,MN的后10年发病率比前10年明显升高,而Ig AN和Ms PGN的后10年发病率比前10年明显降低;在1467例SRD病理类型中,后10年总的发病率(78.7%)也高于前10年(21.3%),而在各个SRD病理类型中,前后10年均无明显差异;在277例小管-间质性疾病及遗传性肾病前后10年病理类型中,后10年总的发病率(82.7%)亦高于前10年(17.3%),而在各个小管-间质性疾病及遗传性肾病的病理类型中,急性小管-间质性疾病和亚急性小管-间质病变的后10年发病率明显高于前10年,而慢性小管-间质性疾病的后10年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肾脏疾病的各个病理分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理类型中MN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而Ig AN和Ms PGN的发病率呈降低趋势。为了更深入掌握肾脏病理的变化规律我们还需要大样本量、多中心的研究。
- 【会议录名称】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11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R692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