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我国小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智能内镜无创诊断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陈伟张靖张瑞朱金水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智能内镜无创诊断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并对我国小肠疾病流行病学进行智能大数据普查。方法:按统计学方法随机抽查,来自全国各地的1.475万人(12-89岁),发现疑似小肠疾病患者1200例,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该类患者以长期脐周腹痛或腹泻及便秘为主要表现,而胃镜及结肠镜未见异常,且临床治疗主要症状无好转者,行MCRCE检查联合双气囊小肠镜或小肠螺旋CT穿刺病例对照,并对患者性别、年龄、检查适应证、检查结果及其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研究,比较MCRCE、双气囊小肠镜、小肠螺旋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并采用大数据智能影像模型对我国小肠疾病谱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200例疑似小肠疾病MCRCE检查患者,诊断经双气囊小肠镜或小肠螺旋CT引导下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阳性率75.4%(905/1200)。大样本统计学表明我国慢性小肠疾病流行病发病率为6.14%,比美国低(8%),但并不少见;MCRCE对小肠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96.8%(876/905),对小肠活动性出血准确率96.1%(48/51)。结合活检病理确诊905例小肠疾病患者性别、年龄、主诉、诊断结果统计:年龄15-94岁,平均52±17岁,男女比例4:5(男性402例,女性503例)。其中,慢性糜烂性小肠炎767例(84.8%),小肠溃疡38例(4.20%,,小肠溃疡伴出血17例),小肠脂肪瘤(粘膜黄白斑)38例(4.20%),小肠血管病变出血29例(3.20%),小肠息肉19例(2.10%),小肠恶性肿瘤8例(0.9%,其中恶性淋巴瘤伴出血5例、小肠腺癌3例),其它6例(0.6%):小肠憩室3例,克罗恩氏病3例。胶囊潴留超过2周伴腹痛加重者1例(克罗恩氏病伴部分肠梗阻患者,第18天排出)。结论:智能内镜无创诊断对小肠疾病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结合双气囊小肠镜可提高对小肠疾病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今后研制具有活检、药物输送及数字化自动识别功能的智能胶囊内镜将对疑难小肠疾病诊治,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智能内镜小肠疾病双气囊小肠镜
  • 【会议录名称】 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三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8-07-13
  • 【会议地点】中国河南郑州
  • 【分类号】R574.5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