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再生稻早衰发生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摘要】 再生稻是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头茬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并给予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使之继续萌发进而抽穗成熟再收获一季的水稻。但在再生稻整个生育期中,一些水稻品种,特别是常规品种会因外界胁迫作用导致水稻提前进入衰老阶段,影响其籽粒灌浆,进而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本文采用三种具有亲缘关系的常规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就其生育过程中几个重要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光合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和根际微生态的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研究植物-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对水稻早衰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发生早衰期间,相对生长正常的水稻而言,早衰水稻旗叶叶绿素和蛋白质明显降低,根系活力下降及根际微生态恶化,光合作用能力减弱,SOD、POD和CAT细胞保护酶活性也随之下降, MDA含量则上升。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再生稻早衰的栽培防控策略及其遗传改良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研发专项(项目号:2016YFD0300508)的资助
- 【会议录名称】 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 服务热区乡村振兴——2018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做强做优热带高效农业 服务热区乡村振兴——2018年全国热带作物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23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 【分类号】S511
- 【主办单位】中国热带作物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Tropical Cr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