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川东地区寒武-震旦系盐下储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摘要】 勘探实践及地震资料显示均表明,川东地区寒武系发育大套的膏岩层,盐下是否发育好的储集层是成藏的关键要素。因寒武系-至震旦系地处深层,目前缺乏单井资料,主要依赖外围少数井及露头。通过老井复查、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观察、薄片分析、钻井及测井数据、三维地震及区域地质调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地区受多次区域规模的抬升运动及海侵的影响,寒武系至震旦系盐下自下而上发育三套大面积展布的岩溶储层。川东灯影组为台地相沉积环境,向东南、东北过渡为深水相沉积。灯二段为台地边缘相及颗粒滩亚相沉积,受桐湾一幕构造运动的影响,灯二段抬升遭受风化剥蚀,以红土风化壳、钙结壳覆盖为标志,主要储集岩类型为微生物白云岩、颗粒白云岩及溶孔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溶蚀孔、溶蚀洞以及岩溶裂缝。灯四段为台地边缘相及颗粒滩亚相沉积,受桐湾运动二幕抬升影响,灯四段遭受不同程度的淋滤和剥蚀。储集空间为次生孔洞和溶蚀孔洞,裂缝较发育。其中广探2井岩心及薄片鉴定结果均表明,有黑色沥青充填。早寒武世晚期发生的海侵,形成了龙王庙组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沉积,发育台内鲕滩、砂屑滩等碳酸盐岩储层。通过周边钻探资料的分析,龙王庙组储层以高孔高渗为特征,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溶孔、粒间孔隙和粒内溶孔,并发育构造裂缝和溶蚀缝,且部分裂缝被沥青充填。总体川东地区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受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溶蚀作用共同控制,但古岩溶作用是灯影组三套储集岩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溶蚀改造相对较强的台地边缘相及颗粒滩亚相、局限台地相为川东地区寒武-震旦系盐下有利储层。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8-09-14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P618.13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