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玛东斜坡下乌尔禾组成岩相及优势储层主控因素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月宋万达纪友亮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区域地质资料等数据的基础上,以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下乌尔禾组储层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薄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沉积相分布特征、构造演化及其他地史演化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分析,准确划分成岩相,并对储层性质进行研究,从沉积(微)相展布、物性平面分布、不同地区成岩相类型、区域构造位置、断层发育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玛东斜坡下乌尔禾组优势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最后对玛东斜坡区下乌尔禾组进行了分类评价,划分出5类储层,并在平面上进行预测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相以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相为主,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为优势砂砾岩体;玛东斜坡区下乌尔禾组(P2w)整体成分、结构成熟度较低,扇中发育高结构成熟度储层;下乌尔禾组以次生孔隙发育为主要特征,储层在低孔渗背景下发育相对高孔渗储层;下乌尔禾组处于中成岩期,溶蚀成岩相对储层起改善作用;构造隆起的扇中辫状水道中溶蚀相是控制玛东斜坡区下乌尔禾组(P2w)储层的主要因素;玛东斜坡下乌尔禾组储层分为5类,其中Ⅰ1、Ⅰ2、Ⅱ类为优势储层,发育在构造隆起高点,以水下分流河道相、河口坝微相为主,发育溶蚀、中压实成岩相;优势储层中,沿河道延伸方向、垂直河道的河口坝横向延展方向砂体连通性好。

  • 【会议录名称】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8-09-14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P618.13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