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型功能纳米硫化钼的拟酶催化/近红外光热协同用于安全有效的伤口抗菌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余杰马晓燕尹文艳谷战军赵宇亮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摘要】 抗生素的发现挽救了许多生命,但是其滥用所带来的细菌耐受性也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安全性危机。而传统使用的抑菌剂也或多或少存在环境有害和生态隐患等问题。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硫化钼(PEG-MoS2 NFs)的拟酶/近红外光热协同抗菌体系[1]。PEG-Mo S2本身具有的拟酶活性可以催化低浓度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避免了高浓度使用H2O2所带来的刺激性等劣势。同时,由于羟基自由基和细菌细胞壁作用破坏细胞壁完整性,导致细菌对外部刺激更加敏感,进而通过近红外光照PEG-MoS2产生的高热使细菌迅速死亡。我们利用小鼠伤口模型证实了本体系的外源性自由基和光热作用相结合的协同杀菌效果,结果表明该抗菌体系具有良好的抑菌和促进伤口修复作用。同时,借助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平台,我们发现,在近红外光照下,PEG-MoS2光热催化作用会显著提高谷胱甘肽的氧化速度,使细菌内部的谷胱甘肽防御系统失衡,最终实现有效协同抗菌的目的。

【关键词】 纳米硫化钼拟酶催化光热治疗抗菌
【基金】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No.2016YFA0201600,No.2015CB9321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162046)对本课题的支持
  • 【会议录名称】 “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7-04-28
  • 【会议地点】中国陕西西安
  • 【分类号】R91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