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中部中生代岩浆作用时限及构造演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唐宗源孙德有杨东光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正>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部,夹持于华北克拉通和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自西向东主要由额尔古纳、兴安、松嫩、佳木斯和兴凯地块组成。从古生代到早中生代,该区经历了华北克拉通和西伯利亚克拉通间复杂的拼贴造山作用,古亚洲洋的闭合将各个微陆块拼贴为一个整体;进入中生代以来(尤其是晚中生代),区域上又受到蒙古-鄂霍茨克大洋"剪刀式"闭合和古太平洋俯冲的影响,使得该区构造演化十分复杂,而这也促使了中生代岩浆-成矿大爆发。大兴安岭地区横跨额尔古纳、兴安、

【基金】 中核集团地质矿产事业部“十三五”高校科技攻关项目(201531)资助
  • 【会议录名称】 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专题13:三江特提斯域构造: 深部地壳流变与地表地貌响应过程与机制
  • 【会议名称】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2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34.5;P588.11;P542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