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江南造山带俯冲作用在扬子西缘的响应:来自黔东南苍蒲塘钾镁煌斑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证据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 <正>江南造山带是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之间重要的构造边界,是联系这两个地块的纽带,对理解华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和地壳再造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孝磊等, 2017)。江南造山带可分为东段(赣东北、皖南和浙北)、中段(赣西北和湘东北)和西南段(湘西和桂北)。目前确定的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弧火山岩被认为主要出现在江南造山带的东段和中段,其中以浙西北双溪坞965~855 Ma与弧有关的岩石(Wang et al., 2013; Zheng et al., 2008)、皖南和赣东北蛇绿岩(丁炳华等, 2008;Zhang et al., 2012; Chen et al., 2014)、湘东北和赣西北玄武岩(Zhang et al., 2013)为代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3030;41703028;41272086);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编号:200811012);中国博士后基金(编号:2017M610563)联合资助
- 【会议录名称】 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五)——专题10:华南构造岩浆与成矿作用、专题11: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与复合造山过程
- 【会议名称】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21
-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 【分类号】P597.3;P588.13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与成矿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