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氯丙醇及其酯类危害识别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齐丽娟张维张文静郑珊梁国欣高珊宁钧宇娄云宋雁刘兆平李国君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摘要】 本报告在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食品中氯丙醇(3-MCPD、2-MCPD、缩水甘油)及其酯类进行危害识别。氯丙醇是甘油(1,2,3-丙三醇)的氯化衍生物(在甘油分子上具有不同构型的一个或两个氯原子),氯丙醇的非挥发性化合物包括3-一氯丙烷-1,2-二醇(3-MCPD)和2-一氯丙烷-1,3-二醇(2-MCPD)及其脂肪酸酯。目前认为3-MCPD和2-MCPD及其酯和缩水甘油酯是精炼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食品污染物。动物研究显示肾和睾丸是3-MCPD毒性效应的主要靶器官。长期研究显示3-MCPD剂量低至2 mg/kg bw/日可引起雄性大鼠进行性肾毒性、睾丸毒性和乳腺增生以及雌性大鼠肾毒性。3-MCPD导致精子活性降低,这与降低卵子受精的能力有关,表现为生育能力下降、产仔数量减少和最终完全不育。小鼠短期暴露于3-MCPD剂量大于50mg/kg bw/day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尚无证据表明3-MCPD具有遗传毒性。成年雄性SD大鼠2-MCPD的LD50为50~60 mg/kg bw,28天重复剂量研究显示16和30mg/kg bw/日剂量组大鼠出现横纹肌损伤如细胞质空泡和肌细胞溶解,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大鼠肾脏重量增加,近曲小管中细胞质空泡形成,并呈剂量依赖性。尚无2-MCPD长期毒性或致癌性等研究资料。缩水甘油200mg/kg bw/日处理大鼠28天后观察到神经毒性。在大鼠和小鼠重复剂量研究中,缩水甘油剂量范围为150-400 mg/kg bw/day可引起肾毒性。对小鼠(25和50mg/kg bw/day)和大鼠(37.5和75mg/kg bw/day)进行的两年期致癌性研究显示,来自两性别的多个器官均可诱发肿瘤。转基因小鼠品系中的短期研究提供了缩水甘油的致癌性的证据。大鼠和小鼠研究中均出现雄性抗生育作用。大鼠的最低LOAEL为25mg/kg bw/day,可导致附睾精子计数减少36%。这可归因于缩水甘油在胃中转化为3-MCPD。缩水甘油在小鼠中具有母性毒性,在胎儿中不产生任何主要的外部异常。在妊娠和断奶期间暴露于每天49mg缩甘甘油/kg bw的母鼠的雄性仔鼠中可观察到神经毒性。一些体内和体外研究证据表明,缩水甘油具有遗传毒性。

  • 【会议录名称】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毒理学会第六次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
  • 【会议时间】2018-10-19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R994.4
  • 【主办单位】中国毒理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