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网渔场的遥感学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唐峰华戴澍蔚张衡樊伟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摘要】 为了解我国近年来在北太平洋公海海域的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及渔场的海洋环境变化特征,研究根据2014~2017年三年收集的西北太平洋公海灯光围拖网作业的渔获生产月度数据,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获取的海表温度(SST)、海水叶绿素a(Chl-a)浓度、海流等环境数据,运用渔获量重心法,地统计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公海主要中上层灯光围网渔业资源经济品种的分布情况与渔获量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分析研究表明,中心渔场的重心位置及海洋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整体上发现规律为渔场重心均呈现先向东北方向移动,由于黑潮变弱自9月开始再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迹象。GAM拟合显示,西北太平洋公海中上层灯光围网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范围是14~19℃,最适叶绿素a浓度范围是0.30~0.65 mg/m~3,空间上集中分布在148°E~152°E、40°N~43°N,其中寒、暖流潮水的交汇对该渔场形成及经济品种的洄游路线尤为重要。

  • 【会议录名称】 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二届现代化海洋牧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28
  • 【会议地点】中国辽宁大连
  • 【分类号】S931.4;S951.4
  •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学会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