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感染性角膜炎相关细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帅王嫱怡李玉瑭邓娟苏明泽和凌媛王璐薇李彤

【机构】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和感染病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学系

【摘要】 目的评价感染性角膜炎相关病原菌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BF)的能力,并比较不同干预处理对其BF的清除作用。方法通过静态BF形成实验,在聚丙烯村质的角膜接触镜储存盒内壁建立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的BF模型。再采用系列稀释微量计数法,比较不同的干预处理措施对BF的清除作用。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可在储存盒内壁形成BF,37℃培养24 h后的生物量分别为(9.27±0 11)log CFU/mL和(8.03±0.24)log CFU/mL。室温干燥处理对成熟的BF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护理液浸泡处理仅可显著降低大肠埃希菌BF生物量;加热干燥处理以及浸泡加热处理则可显著降低细菌的残余BF生物量,杀灭率大于65%,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处理措施敏感性显著高于铜绿假单胞菌(P<0.05)。结论使用加热处理或者结合使用护理液埕泡处理,可显著提高对实验菌株BF菌的杀灭作用,有效地清除角膜接触镜储存盒中的细菌污染。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 【会议时间】2018-09-20
  •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吉林
  • 【分类号】R473.77
  •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参考报社、宁波大学医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