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婴儿肠道艰难梭菌定植情况的动态变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晓明赵建宏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

【摘要】 目的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一般认为是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艰难梭菌在婴儿肠道能够长期无症状定植,不同国家地区婴儿艰难梭菌定植率差异较大,且影响婴儿艰难梭菌定植的因素不尽相同。目前关于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婴儿艰难梭菌的定植情况尚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对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婴儿艰难梭菌的定植情况进行系统跟踪调查以了解婴儿肠道艰难梭菌定植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1.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间,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34个婴儿的粪便标本共计538份,分别在每个婴儿出生后24小时、7天、14天、21天、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龄共计16个时间点留取婴儿新鲜粪便标本,同时记录婴儿的基本资料。2.采用富集芽孢法对收集的所有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检测毒素A、B,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PCR-核糖体分型。3.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艰难梭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共选择11种抗生素(替加环素、甲硝唑、万古霉素、非达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克林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分别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1.在34名婴儿中,有27名婴儿肠道内检测出有艰难梭菌定植;538份粪便标本中有145份检测出有艰难梭菌定植,定植率为27.0%(145/538);分离得到的145株艰难梭菌,其中90株为产毒株(A+B+),产毒株比例为62.1%(90/145)。2.145株艰难梭菌分属于17个核糖体型别,其中HB2所占比最多为16.6%,其次是HB1(11.0%)、HB6(11.0%)和HB12(10.3%)。在产毒艰难梭菌的核糖体分型中,HB1(17.8%)和HB6(17.8%)占比最多;而非产毒艰难梭菌的核糖体分型中,HB2(43.6%)占比最多。3.艰难梭菌对甲硝唑、万古霉素、非达霉素、替加环素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没有出现耐药菌株;对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分别是96.3%、71.6%、25%;对氯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是11.3%、3.7%、2.5%。结论本次研究中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婴儿艰难梭菌定植率是27.0%,其中产毒株比例是62.1%。婴儿艰难梭菌的定植率随月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分离得到的艰难梭菌菌株分属于17种核糖体型别,其中HB1和HB6在产毒艰难梭菌中占比最多,HB2在非产毒艰难梭菌中是优势型别。分离得到的艰难梭菌对美罗培南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

  • 【会议录名称】 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 【会议时间】2018-09-20
  • 【会议地点】中国吉林吉林
  • 【分类号】R446.5
  • 【主办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参考报社、宁波大学医学院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