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北京山区河溪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叶芝菡吴敬东段淑怀易作明关卓今

【机构】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流域水环境与生态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

【摘要】 为了保护北京山区广泛分布的河溪沟道等小型水体,开展体系完备的监测并实施生态状况分级,十分必要并富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北京山区典型沟道开展研究,借鉴欧盟水框架指令,初步建立了包含生物、水文形态和物理化学三大要素的北京山区河溪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生态监测工作。以黄峪口沟为例展示了监测方法与评价结果:沟道植物32科53属81种,多样性指数1.85~3. 79;底栖动物3类14种,多样性指数1.73~2.03;塘坝水体浮游植物共4门,属于绿藻型群落结构,显示水体为中营养状态;水文形态以好(Ⅱ级)和中等(Ⅲ级)沟段为主,占到沟道长度的81.3%;沟道水体物理化学状况良好,属Ⅱ~Ⅲ类水。综合认为该沟道存在轻度至中等程度的人为干扰,生态质量属于中等至好的水平。以上监测与评价能合理判断河溪沟道的生态现状与存在问题,为有效实施北京山区的水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金】 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小型水体近自然恢复”(BMZ ID 200765594);科技部中德合作项目“密云水库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防治研究”(2009DFA92440)
  • 【会议录名称】 北京水问题研究与实践(2011年)
  • 【会议时间】2012-04
  • 【分类号】X835;X82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