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于行USSRO术的偏颌畸形髁突位置的分析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摘要】 研究目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于行USSRO术的偏颌畸形髁突位置的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从2011年9月至2018年4月的偏颌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5岁,所有患者下颌骨均行单侧矢状劈开(USSRO),其中上颌LefortI型截骨术+USSRO术1例,上颌LefortI型截骨术+USSRO术+下颌下缘修整术1例,USSRO术+下颌下缘修整术8例,USSRO术+颏成型术3例,USSRO术5例;利用Proplan3.0对患者的术前CT及石膏模型光学扫描进行匹配研究,记录所有病例术前下颌前牙中线偏斜d1,覆盖d2,及数字化手术模拟的下颌骨旋转角度θ1,双侧髁突顶点Co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移动距离(A、B、C),髁突内外极连线旋转角度θ2。研究结果:未劈开侧髁突都在关节窝内活动,在矢状面上移动的距离都在3mm内,下颌骨旋转角度θ1与未劈开侧髁突内外极连线旋转角度θ2及下颌前牙中线偏斜d1建立的线性回归关系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θ1=0.871×d1-0.27×θ2-0.637;未劈开侧髁突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C与下颌骨旋转角度θ1及下颌前牙中线偏斜d1建议的线性回归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C=0.899×θ1-0.469×d1+1.505。研究结论:对于前牙覆盖在5mm内且下颌中线偏斜在7mm内及一侧磨牙基本为I类关系的偏突颌病例单侧下颌矢状劈开(USSRO)可能适用,未劈开侧髁突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发生改变,且改变的量与下颌骨偏斜的程度存在相关性,与模型外科相比,术前数字化模拟可以通过精确角度和距离的变化来指导USSRO术的应用。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8-10-19
- 【会议地点】中国重庆
- 【分类号】R782
- 【主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