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母体血清中RAGE升高和IL-12p40降低与胎鼠腭裂畸形相关
【机构】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目的: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是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超声检查为产前诊断唇腭裂的首选方法,但该方法受操作者经验、仪器分辨力、孕妇腹壁厚度、胎儿大小及体位、羊水量及唇腭裂类型等影响。腭部位于口腔深部,其四周有上颌牙槽骨遮盖,而超声对高密度物质的穿透性不高,故单纯腭裂常漏诊。血清检测是临床常用的遗传学检测方法,临床上多采用孕中期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水平,筛查诊断唐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缺陷和18-三体综合征等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唇腭裂血清特异性蛋白质的预测指标。本研究试图寻找腭裂胎鼠母体血清中的特异性标志蛋白,为临床产前诊断唇腭裂提供指导和帮助。材料和方法: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TCDD分别构建小鼠腭裂模型,收集E13.5-E16.5正常组和腭裂组母体血清和胎鼠头部。通过HE染色观察正常组和腭裂组胎鼠腭组织的发育过程以及形态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正常组和腭裂组母体血清中RAGE、IL-10、IL-12p40/p70、IFN-beta、IFN-gamma、LIF和epiregulin等蛋白的表达情况,确定腭裂胎鼠母体血清特异性标志蛋白。结果:胎鼠腭部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经历双侧腭板垂直向生长、上抬接触并形成腭中线上皮缝(MES)、MES消失以及腭板完全融合等过程;而atRA组在E13.5-E16.5整个时期,双侧腭板一直处于垂直生长状态,TCDD组双侧腭板虽能正常上抬至水平方向,但较正常组推迟一天,且腭板形态短小不能相互接触。ELISA结果显示:atRA组和TCDD组腭裂胎鼠母体血清中RAGE表达在E13.5较正常组显著性增加,而IL-12p40表达在E13.5和E14.5较正常组明显降低;IL-10、IL-12p70、IFN-beta、IFN-gamma、LIF和epiregulin等蛋白在正常组和腭裂组之间表达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胎鼠腭发育早期母体血清中高表达的RAGE和低表达的IL-12p40可能与胎鼠腭裂畸形相关,但RAGE和IL-12p40是否可作为唇腭裂标志蛋白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会议录名称】 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 【会议名称】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12
-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 【分类号】R714.5
- 【主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