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甜瓜属人工合成异源四倍体染色体稳定性研究
【作者】 王筠竹; 赵勤政; 秦晓东; 杨树琼; 李子昂; 李季; 娄群峰; 陈劲枫;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要】 异源多倍体在形成初期常常会伴随减数分裂紊乱,导致其基因组结构发生变化,包括染色体数目减少、染色体融合以及染色体重排等。甜瓜属异源四倍体Cucumis×hytivus是一个人工合成的异源多倍体,其亲本遗传背景清晰,并经过多年不断自交,因此是研究异源多倍体物种稳定机制的理想体系。本研究以甜瓜属人工异源四倍体C×hytivus为对象,对其进行核型分析并探索了该异源四倍体基因组/染色体的稳定性。首先利用黄瓜fosmid克隆进行了种间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共筛选出了29个在C. hystr/x中期染色体上产生单一信号位点的黄瓜fosmid克隆。结合利用12个黄瓜fosmid和野生种基因组DNA进行FISH,成功识别出C.hystrix的12对同源染色体,构建了中期染色体核型。同时对45S和5SrDNA进行了定位,并通过重复杂交利用C hystrix基因组DNA和BAC克隆457-F11快速识别野生种的染色体。随后,利用GISH和fosmid-FISH鉴定出了甜瓜属异源四倍体C.×hytivus的所有19对部分同源染色体,建立了染色体核型,同时研究了黄瓜主要重复序列TypeⅠ/Ⅱ/Ⅲ/Ⅳ和45S、5S rDNA等在C.×hytivus染色体组的分布模式,以揭示其染色体结构组成。最后利用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观察并分析了C.×hytivus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阐述了其与基因组结构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甜瓜属异源四倍体的亚基因组结构较为稳定,未出现大规模的染色体变异或非整倍体,然而fosmid的信号模式表明可能存在小片段染色体重组,并且减数分裂较为紊乱,存在亚基因组之间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为种间渐渗奠定了细胞学基础。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甜瓜属异源四倍体遗传、表观遗传变化及表型变异,同时对于阐述亲本染色体基数相差较大的异源多倍体物种的形成、进化及稳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
- 【会议名称】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8-10-12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 【分类号】S652
- 【主办单位】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