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云南黄颡鱼寄生东肌属(Orientocreadium)复殖吸虫一新种形态学及分子鉴定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摘要】 本研究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澜沧江水系南腊河支流段(N 21°37’26’’,E 101°35’13’’,海拔:744 m)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消化道末检获复殖吸虫东肌科(Orientocreadiidae Skrjabin et Koval,1960)东肌属(Orientocreadium Tubangui,1931)1新种: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该新种自然感染率为16.7%(1/6),感染强度为1~45枚虫体。其与寄生于Clarius batrachus(印度)消化道内的O.lucknowensis Nigam,2015和寄生于Pseudobagrus surantiacus(日本)消化道内的O.pseudobagri Yamaguti,1934相似,但O.fulvidraconis sp.nov.虫体伸长呈柱状,体表无体棘,口吸盘小于腹吸盘,前咽较长,阴茎光滑无棘,子宫末端内部光滑无棘,后体两侧的卵黄腺自卵巢水平延伸至后睾丸后部水平,卵黄管不呈晶格状。上述特征明显区别于近似种O.lucknowensis和O.pseudobagri。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该种吸虫与Genbank中目前仅有的3种东肌吸虫属复殖吸虫的同源性序列比较结果显示,序列相似度在96.58%~99.53%之间,其中与O.pseudobagri的相似度最高(99.53%)。基于28S r DNA部分序列双参数模型计算的遗传距离(Kimura-two-parameter)范围为0.002~0.029,与O.pseudobagri的遗传距离最近(0.002)。序列采用邻接法(NJ)、最大似然法(ML)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东肌科为斜睾总科(Plagiorchioidea Lühe,1901)中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并支持与Leptophallidae Dayal,1938并列为姊妹群聚为一大支,O.fulvidraco sp.nov.与O.pseudobagri合为姐妹群聚为一小支。综合上述形态学和基于28S r DNA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分析,认为该虫为科学上一新种,以宿主名命名为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
- 【会议录名称】 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
- 【会议名称】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9-07-18
-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 【分类号】S917.4
- 【主办单位】四川省动物学会、重庆市动物学会、云南省动物学会、陕西省动物学会、甘肃省动物学会、青海省动物学会、宁夏生物学会、新疆动物学会、西藏生物学会、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