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2017年长江流域中稻区的不同温光条件对中籼93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陆佳岚张军李霞方先文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水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水稻生产的方向也从专注产量转向产量与优质并重。水稻产量和品质除了受自身的遗传基因控制外,环境因素尤其是温度和光照对其也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现有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对自然温光条件的响应特征十分必要;【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2017年,在长江流域中稻区选择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10个种植点种植中籼9311,10个种植点从东到西依次为江苏淮安,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进贤,湖北京山,四川遂宁,重庆永川,云南芒市,贵州贵阳和广东广州,每个种植点分三期播种,收获后测定稻谷的产量、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品质,并利用统计的方法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分析】长江流域从东到西中稻区的不同生态条件对中籼9311的产量有显著影响,东部平均产量为9.82t/公顷,中部平均产量为7.16 t/公顷,西部平均产量为7.72t/公顷,并且东部地区随着播期推迟,其产量增加,而西部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中籼9311产量与开花至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同时,不同的自然温光条件对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东西部地区的温光条件有利于中籼93 11获得更好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而中部地区的温光条件有利于中籼93 11获得更好的蒸煮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开花后不同时期的平均温度与稻米的品质显著相关。中籼9311的碾米品质与开花至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因此,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南京、合肥、京山、遂宁可以通过适当推迟播期来提高碾米品质,重庆和广州则需要提前播期;中籼9311的外观品质与开花至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开花后28天的平均温度和开花后35天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分别影响稻米透明度、长宽比、垩白面积和垩白度,因此,为获得较好外观品质的稻米,淮安、南京、四川可适当推迟播期,进贤、芒市则需提前播期;中籼9311的营养品质主要是总蛋白含量和蒸煮品质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开花后21天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而蒸煮品质的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则与整个生殖生长期温度没有相关性;【结论】中籼9311在长江流域中稻区具有广适性,不同的种植点调整播期都能得到高产优质的稻米。

【关键词】 水稻光强温度9311产量稻米品质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方优质丰产中稻品种的温光响应特征及优质栽培途(2016YFD0300501-03)
  • 【会议录名称】 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10-14
  •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扬州
  • 【分类号】S511.21
  •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