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脉冲Nd:YAG激光诱导脂质体形成囊泡堵塞并损伤真皮血管畸形的实验研究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临床治疗血管性皮肤病主要采用激光疗法。波长为1064nm的Nd:YAG激光由于穿透较深,在治疗埋藏较深的皮肤病变血管方面具有优势。由于血液对1064nm激光的吸收较弱,治疗时需要较高的能量密度,会增加病变血管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多脉冲1064nm激光治疗使用较低的入射能量多次照射诱导热凝块堵塞血管可降低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基于激光照射热敏脂质体释放药物促进血管堵塞的技术,但是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不携带药物的脂质体能否在多脉冲Nd:YAG激光的低能量加热下发生聚集并促进血管闭塞则尚未见报道。本文制备了聚乙二醇修饰的脂质体悬浮液,注入大鼠循环系统。通过大鼠背部血管视窗模型观察多脉冲Nd:YAG激光照射血管后脂质体的形态变化。实验发现,当激光照射使血液温度达到聚乙二醇链和脂质体的相变温度时,疏水性增加的聚乙二醇链会吸附到脂质体的表面,使脂质体膜表面变得疏水且易于聚集。脂质体由于聚合力会聚集形成囊泡,直径增大20倍左右。囊泡形成后在血流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与来流小囊泡或脂质体结合而继续生长,直到堵塞血管。长时间的堵塞导致血管因缺血和慢性炎症而损伤并消失。实验结果显示,当固定激光的脉宽为0.3ms、频率为4Hz、脉冲数为4时,囊泡产生的能量阈值为47 J/cm~2。注射脂质体后依靠囊泡堵塞血管需要的能量比未注射脂质体依靠热凝块堵塞血管降低了20%。因此,结合脂质体注射,多脉冲Nd:YAG激光有望使用低能量为血管性皮肤病变治疗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6006)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8-10-25
- 【会议地点】中国浙江杭州
- 【分类号】TN249;R454
-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