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牧结合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希全胡跃高赵杰杨亚东聂江文王上曾昭海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要】 【研究目的】当前世界农业面临诸多挑战,生态与社会问题互相交织,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提上日程。农牧结合系统不仅能实现食物(粮食及畜禽)的可持续集约生产,还有助于国民经济软着陆,仍可能是未来农业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农牧结合在农畜产品生产、小农生计、农田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及养分循环方面的重要意义,并详述其主要内容及驱动因子。【结果】农牧结合的演变过程实质是农牧结合系统集约化、专业化与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畜禽和作物生产系统,20世纪初全球氮磷基本保持平衡或盈余很少,但1900-2000年快速增加。通常认为全球作物生产系统是养分循环的主要加速器,然而饲喂动物所需的作物和食品产业的副产品在过去一个世纪快速增加。目前全球大约有30%的耕地用来生产动物饲料,导致了大概同比例的肥料投入。此外,畜禽生产产生的动物粪便总氮量超过全球化学氮肥的总氮量。因此,强化农牧结合系统内的氮磷循环非常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牧结合在我国有非常丰富的模式,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秸秆过腹还田、稻田养鸭、稻-草-鹅、青贮玉米-奶牛、牧区放牧-农区育肥和猪-沼-果等,这些模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结论】农牧结合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加强农牧结合研究与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5-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8-08-07
  • 【会议地点】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 【分类号】F323;S-0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