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炔雌醚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杨进荣张美文姜路帆刘志霄师军刘锦哈斯宝力道王勇

【机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林业局

【摘要】 鼠害的防控在于降低鼠类的种群密度,炔雌醚对一些鼠类种群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探究炔雌醚对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影响,作者于2006年5—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的农牧交错带开展了炔雌醚对野外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控制实验。在样地内选取270hm~2的实验区和等面积的对照区,将炔雌醚与小麦以1:10 000的重量配比配置均匀作为实验药饵,在5月投撒药饵之前,采用夹线调查法对实验样地中的长爪沙鼠种群资料进行本底调查,随后6、7、8月逐月对实验区和对照区同时进行一次夹线调查,为了避免连续在同一样地连续夹捕对鼠类种群带来的干扰,调查样线每月都轮换到新的区域。在本实验持续的4个月内,共捕获雌性成年长爪沙鼠样本576只,其中实验区捕获262只,对照区捕获314只。对夹捕获取的鼠类样本进行常规解剖,记录雌性个体的体长、体重、胴体重以及繁殖数据。实验结果显示:①在6、7月,投药区成鼠的子宫坏死率分别高达75.3%和61.5%,与对照区相比差异及其显著(P<0.01)。就解剖情况来看,子宫囊肿很明显,色泽上明显发黑。而在8月,投药区成鼠子宫囊肿程度较之前已显著下降,色泽也由黑色逐渐变淡。距离投药时间越长,投药区成鼠的子宫坏死率越低。②在5月,投药区和对照区的成鼠怀孕率均处于一个较高值,投药之后,投药区成鼠的怀孕率骤降,而对照区成鼠怀孕率只有略微的下降,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可见投放一次数量浓度的炔雌醚饵剂,对长爪沙鼠的种群繁殖作用成效可以维持到繁殖期末。③6—8月这段时间内,投药区的长爪沙鼠胎仔数明显低于对照区,尤其在6月,投药区长爪沙鼠胎仔数平均值达到最低值,仅相当于对照区的1/3,两者间的差异及其显著(P<0.01)。随着时间推移,投药区长爪沙鼠平均胎仔数有所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这表明,在炔雌醚的影响下,长爪沙鼠即使成功怀孕,其平均胎仔数也显著低于正常值。这表明:炔雌醚对农牧交错带长爪沙鼠种群繁殖的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资金的资助
  • 【会议录名称】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7-11-08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S443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