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梨小食心虫寄生蜂——丽下腔茧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潜力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冉红凡马爱红刘文旭路子云李建成

【机构】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摘要】 本文对采自保定市郊桃园一种梨小食心虫寄生蜂进行了描述。经鉴定该蜂为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窄径茧蜂亚科(Agathidinae)的丽下腔茧蜂[Therophilus festivus(Muesebeck)]。笔者对其学名、发生分布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述,并对其生防潜力进行了讨论。1953年Muesebeck从中国山东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中养出窄径茧蜂1新种,将其归入窄径茧蜂属(Agathis),命名为Agathis festivus。此后Shenefelt(1970)、Bhat和Gupta(1977)、Chou(1981)等均采用这一学名。1989年Chou和Sharkey将其归入闭腔茧蜂属(Bassus),命名为丽闭腔茧蜂(Bassus festivus)。2010年van Achterberg和Long将其归入下腔茧蜂属Therophilus,命名为丽下腔茧蜂(Therophilus festivus)。该蜂国内分布于华北(京津冀)、东北(辽吉)、华东(沪苏浙闽鲁)、华中(豫鄂)、华南(粤桂)、西南(云贵川)、西北(宁)及台湾,其中河北仅在小五台山有记录。笔者是在保定市周边桃园梨小食心虫调查时发现该蜂,其在河北中部桃产区广泛分布。2014—2017年间笔者对丽下腔茧蜂的田间自然寄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该蜂对梨小食心虫的寄生率平均为13.2%~33.6%,最高达48.18%,越冬代寄生率较高,其田间自然寄生率随采集地点、果园施药管理情况及梨小食心虫发生世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室内条件下(26℃,14L:10D,RH 70%~80%)用10%蜂蜜水饲喂丽下腔茧蜂成虫,雌、雄成虫的寿命可达23天和16天,平均寿命雌虫16天,雄虫7天。丽下腔茧蜂的平均寿命较其他茧蜂长,有更多的时间寻找到寄主寄生,利于其繁殖。丽下腔茧蜂除了寄生果树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和桃小食心虫外,其寄主还包括苹小食心虫、亚洲玉米螟、棉铃虫等多种害虫,寄主范围广泛。20世纪60年代,美国引进中国山东的丽闭腔茧蜂用于防治梨小食心虫和苹小食心虫[Grapholitha prunivora(Walsh)],取得了巨大成功(Marsh,1961)。如果能在室内发现替代寄主,建立人工饲养种群,探讨其大量繁育、储存和田间释放技术,该蜂将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害虫生防潜力。

【基金】 河北省财政专项(494-0402-YBN_ASWO);省农科院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A2015120303);省农科院财政项目(F16C10004)
  • 【会议录名称】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2017-11-08
  •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 【分类号】S476.3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