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选择性富集方法的研究
【作者】 李畅; 江游; 黄泽建; 戴新华; 熊行创; 田地; 方向;
【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谱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 线性离子阱作为质量分析器时,大量的基质离子会影响目标离子的检测效果,导致灵敏度降低[1,2]。本研究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装置上,利用四极杆选择离子进入线性离子阱富集的方法,筛选出目标离子,去除高丰度离子的干扰,以提高仪器灵敏度和离子阱富集效果[3,4]。四极杆-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装置如图1a所示,样品由电喷雾离子源离子化,经过离子导引和三段四极杆传输到三段双曲线性离子阱中。基于此仪器平台,使用浓度为的利血平样品,进行四极杆非选择性传输和选择性传输两种操作模式下的对比实验。(1)四极杆非选择性传输模式(图1b):四极杆上不加直流电压,将全部离子传输到离子阱中富集,利用反傅里叶变换存储波形(SWIFT)隔离利血平母离子(m/z=609),碰撞诱导解离(CID)产生碎片离子(m/z=448和m/z=397)。实验证明,离子信号强度随着离子化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6 s时最高,之后反而降低(图1d);(2)四极杆选择性传输模式(图1c):四极杆上施加直流电压筛选母离子,在离子阱中富集。实验证明,离子化时间在8 s内,离子的信号强度随离子化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经过四极杆质量过滤,相同离子化时间时,离子阱捕获的有效离子更多,灵敏度更高。利用此操作模式,离子能更长时间富集的同时信号增强,扩宽动态范围。
- 【会议录名称】 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摘要集-分会场1:新仪器新技术
-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
- 【会议时间】2017-12-09
- 【会议地点】中国福建厦门
- 【分类号】O657.63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