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用于诊疗的超pH敏感近红外荧光增强聚多肽纳米粒子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摘要】 合成了两亲性共聚物POEGMA22-b-PBLA19,随后对PBLA链段采用两种伯胺进行胺基,分别是N,N-二异丙基乙二胺(DIEDA)和N,N-二丁基乙二胺(DBEDA),通过调节两种胺的比例,可以实现不同结构可离子化的叔胺侧链结构。得到的共聚物在中性pH值时在水中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胶束纳米粒子,但在弱酸条件下,因聚合物侧链叔胺基的季铵化,纳米胶束解体。当把近红外荧光分子cy5.5/淬灭剂分别共价链接到共聚物末端后可形成混合胶束。因cy5.5分子与淬灭剂分子间的FRET能量转移,体系没有荧光,但当体系在弱酸性时解体,荧光分子与淬灭剂分离,体系便发出cy.5.5的近红外强光,且这个过程是超pH敏感的。同时该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药物释放特性、生物相容性。该胶束的微环境效应成像与响应型药物释放行为可以作为新的纳米"诊疗"制剂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G:药物控释载体高分子
-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会议时间】2017-10-10
- 【会议地点】中国四川成都
- 【分类号】R73-3;TB383.1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