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药活性分子直接作用靶点的识别与确证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廖理曦宋小敏王丽超吕海宁陈金凤刘丹富戈赵明波姜勇曾克武屠鹏飞

【机构】 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蛋白质组学实验室北京大学医学部

【摘要】 苏木酮A(SA)是从传统中药苏木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天然抗炎活性小分子,抗神经炎症效果明确,但是其作用靶点和机理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将SA改造成一个活性分子探针,进而从神经小胶质细胞中"钩钓"到其抗炎靶点蛋白为IMPDH2。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分析发现SA与靶点蛋白IMPDH2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KD=3.9nM),且在靶点蛋白IMPDH2敲低的小胶质细胞株上,SA的抗炎作用明显减弱。机制研究发现,SA可以直接共价修饰靶点蛋白IMPDH2非催化结构域上的140位半胱氨酸,即SA上的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可与IMPDH2的140位半胱氨酸巯基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进而引起IMPDH2蛋白变构,诱发IMPDH2催化结构域的位阻增高,底物催化活性减弱。进一步研究还发现,SA通过特异性抑制IMPDH2,进而阻断其下游的TRAF6/NF-?B和p38 MAPK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实现抗神经炎症作用。体内抗炎实验发现,相对于传统的IMPDH2抑制剂——霉酚酸,SA的抗神经炎症效果更优,且对BALB/c小鼠的副作用更少。综上,本研究发现天然活性分子SA通过靶向结合IMPDH2并共价修饰其140位的半胱氨酸,进而直接抑制IMPDH2活性,最终发挥抗神经炎症作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天然活性分子SA的抗炎靶点及作用机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IMPDH2蛋白变构抑制位点,为今后靶向IMPDH2的抗炎及免疫调节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会议录名称】 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
  • 【会议时间】2017-09-23
  •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 【分类号】R284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