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生物炭对磺胺二甲嘧啶污染土壤的修复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涛原文丽王凯钟晓晓刘永红胡红青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导致土壤污染加剧。本文选取未经抗生素污染的红壤和棕壤,用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T)对土壤进行处理,得到人为污染的土壤;在500℃的限氧条件下制备了油菜秸秆生物炭和蚕砂生物炭,用于修复上述人为污染土壤。实验探究了修复时间及生物炭添加量等因素对土壤SMT污染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应用美国环保局的标准毒性浸出法(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TCLP)评估了生物炭处污染土壤后,磺胺二甲嘧啶在土壤中的淋溶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磺胺二甲嘧啶污染的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环境风险,磺胺二甲嘧啶的浸出毒性特点与生物炭的来源、用量、修复时间、土壤的性质有关;土壤p H越高,生物炭中灰分物质含量越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越大,TCLP提取态有机物就越高,在本研究所选生物炭用量和培养时间内,SMT的TCLP提取量最大变化幅度为9%-88%。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提供有效措施。

【关键词】 磺胺二甲嘧啶生物炭土壤污染修复
  • 【会议录名称】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
  • 【会议时间】2018-08-05
  • 【会议地点】中国安徽合肥
  • 【分类号】X53
  • 【主办单位】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